匠心铸梦,向新而行。9月26日,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圆满闭幕。4天内,内蒙古展区观众云集,40余项职工创新成果备受关注,工匠人才在与各兄弟省份交流过程中得到提升。
内蒙古展区人头攒动。
从内蒙古到重庆,这场跨越千里的匠心之约,让创新才智充分涌流。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嘉宾纷纷驻足内蒙古展区,详细了解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与工匠交流经验、探讨技术、合影留念,现场氛围热烈融洽。
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钢轨焊缝双频正火设备和正火工艺”模型前,大国工匠程平说:“郭晋龙的创新成果让我印象深刻,小时候坐火车总听到‘噶噔噶噔’的声音,他这个工艺运用以后就没有这个声音了,保证了火车在高速行驶时的平稳性,减少了噪音。”
创新盛宴,匠星闪耀。此次大会,内蒙古工匠与全国各地的匠星们切磋技艺、交流互鉴。大家不仅展示了一线产业工人的创新风采,同时也在别人的创造智慧中汲取营养。
“很多大国工匠的创新成果,都是在一线生产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得到了应用。这次我们在交流中互学互鉴有了提升,通过思想碰撞产生新想法,让大家在创新方面共同发展。”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郭晋龙说。
在大会举办期间,自治区总工会将北疆工匠训练营同步“搬”到了重庆,4天里,北疆工匠训练营43名学员,通过现场教学、工匠探馆、专家讲座以及走进高校和企业等方式,开展工匠训练营活动。
“此次训练营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宝贵的技术经验,更感悟到了前辈身上的工匠精神。”“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工会组织对劳模工匠的关爱。”……9月25日举办的北疆工匠培育对象训练营“娘家人探营”工匠交流座谈会上,学员们畅谈培训感受。现场,大国工匠、北疆工匠代表与训练营学员面对面交流,分享匠心故事,传承技能薪火。
自治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大会为工匠之间交流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希望以“走出去”的方式,让北疆工匠培育对象开拓视野、提升素质,培养更多工匠人才助力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
大国工匠郑贵有做客“工匠故事角”。
大会期间,发布了200名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名单,中国兵器首席技师、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407车间车工郑贵有榜上有名。在做客“工匠故事角”讲述奋斗故事时,他说:“工匠的成长,一定是由99%的汗水加1%的灵感铸就的。我们要把工匠精神和创新理念传承给更多年轻人,让他们为企业、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从单向展示到双向互动,内蒙古工匠与各省份工匠之间谈创新、传匠心、共发展,正是对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宗旨的最佳诠释。
来源:草原云
责任编辑:吴昊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