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频道 > 经验做法

建机制、抓成效、强服务——呼伦贝尔市“三聚焦”推动民主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10-01 来源:呼伦贝尔市总工会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总工会始终把维护职工权益作为核心目标,通过“三聚焦”全方位、多举措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积极搭建职工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工”力量。


一、聚焦机制建设,筑牢民主管理根基


(一)完善制度体系,提供精准指引。市总大力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程序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立足实际,构建了一套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细则。对于国有企业,着重规范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选任程序与职责权限,确保其充分参与企业决策;对于非公企业,考虑到其规模、经营模式差异较大,采取灵活多样的制度设计。比如,在小微企业中推行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面向新业态群体链接呼伦贝尔职工普惠服务平台“掌上维权系统”,实现24小时在线参与。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建制,降低企业建制成本,提高民主管理覆盖面。目前,全市职代会建制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厂务公开建制率94%以上。

(二)强化考核评价,激发工作动力。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各级工会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涵盖职代会召开情况、厂务公开内容与形式、职工权益保障等多个方面,并根据不同类型企业设置差异化考核权重。定期开展考核工作,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职工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工作开展情况。对考核优秀的单位给予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督促整改,充分调动企业开展民主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聚焦成效提升,推动民主管理深化


(一)深化职代会建设,发挥核心作用。市总工会致力于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助力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一方面,严格规范职代会召开程序,从职工代表选举、会议议程安排到决议表决,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严谨细致,确保职工代表能够充分表达职工意愿,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注重职代会职权落实,推动企业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如工资调整、福利分配、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充分听取职代会意见,推动企业发展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强化民主参与,保障职工知情权。市总工会围绕“民主促和谐、规范增效能”的中心思想,指导企事业单位实施“三同步”制度性融合策略。一是公开事项与职代会法定职权同步对接,建立职权匹配机制,以制度化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依托联席会、民主恳谈会及微信群、网站等搭建民主管理平台,有效提升企业治理效能。如在国有林草系统机构改革中,将经济产业转型方案纳入职代会审议程序,实现职工参与率98%,有效推动产业顺利转型升级。二是操作规范与职代会流程同步整合,形成标准化实施路径,以呼垦集团、伊敏煤电等企业自上而下规范两级职代会操作流程为示范,创新打造“线上+线下”多维监督平台,调动了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常规公开形式与职代会决策体系同步优化,构建多维公示平台,构建“三重一大”全流程公开体系,通过专项公示、即时通报和立体化信息渠道实现公开透明化运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


三、聚焦服务优化,凝聚民主管理合力


(一)加强培训指导,提升工作水平。为有效解决在民主管理过程中“不会做、做不好”的难题,通过集中授课、网上教学、现场交流等多元化形式,对工会干部、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职工代表等进行全面系统培训,提高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的履职能力。同时,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加强培训指导,企业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的业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民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培育典型示范,发挥引领作用。在创新开展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过程中,市总注重培育典型,要求各旗(市、区)在企事业单位中选树培育2—3个单位,通过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企业参与进来。近年来,成功推荐国能内蒙古呼伦贝尔发电有限公司、满洲里友谊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将鄂伦春国金矿业有限公司、扎区华润电力风能有限公司、满洲里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吉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区健康街小学、内蒙古牙克石五九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雁宝能源公司等7家自治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打造成为市民主管理示范点;将国能内蒙古呼伦贝尔发电有限公司指导打造成为全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市总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组织基层单位向典型示范单位学习先进经验,力争做到“树立一家,带动一片”,推动了全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责任编辑:吴昊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