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磊,中共党员,现任扎赉特旗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科主任。从事医疗工作15年来,始终以“救死扶伤、生命至上”为准则,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术,坚守在急危重症救治一线,用行动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打通“生命通道”。
冲锋在前,闻令而动勇担使命。发热门诊是医院救治的前沿阵地,是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最为集中的地方。身为发热门诊主任,面对疫情防控和疫情全面开放的严峻考验和巨大的挑战,他找医生,提技术,拓思路,积极组织科室成员,精诚团结把好发热门诊每一道关卡,守好“前哨”阵地,年诊治患者达3000人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大医务人员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作为医务工作者,他成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抗击肺炎疫情期间,他在兼顾发热门诊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前往扎赉特旗10家社区及乡镇卫生院,开展疫苗接种工作达7500余例,负责接种前的评估以及接种后的观察,他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工作状态,没有出现一例医疗事故及医疗差错。他主动请缨志愿支援疫区,先后前往呼伦贝尔满洲里市、吉林省吉林市、兴安盟第三医院等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参与医疗保健、临床病区护理诊治工作,同时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教。在疫情期间,累计诊治2000余例新冠肺炎患者,工作达110天次,工作时长达900小时。为抗击疫情作出重大贡献,荣获“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委员会、吉林省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医疗防控组”“呼伦贝尔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颁发的多项荣誉。
精益求精,提升团队救治水平。作为科室骨干,乔磊带头钻研急救技术,推动科室引入心肺复苏新指南、创伤团队协作模式等先进理念,大大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达到95%以上。同时,他主动承担教学任务,每周一次业务学习及三基训练,通过案例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培训52名年轻医护人员走向岗位。他牵头狠抓人才和科室综合实力建设,鼓励并推动团队医护打开眼界,先后送20余名医护前往区内外三甲医院进修,培养成急诊及院前急救的业务骨干。严格规范急救人员,要求实行24小时值班制和首诊医师负责制,急救药品及装备齐全,时刻处于应急状态,确保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他提出120出诊3分钟内出车率达到100%以及120病例上传质量与及时性,累计救助300余名患者,科室获评“院级优秀急救团队”。在学习上,他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查询各种常见病及典型病例的相关文献,开阔诊疗思想。2019年7月,他前往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进修学习。望远山而前行,知不足而奋斗。他坚持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不断提升院前急救技术水平,共同开创扎赉特旗第一医共体总院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争分夺秒,重启生命保驾护航。2024年急诊科升级为急救中心,乔磊再次肩担重任,兼任急救中心院前主任,负责院前急救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急救中心已形成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三位一体”完善的医疗救治服务体系。其中院前急救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首要环节,他身为院前急救主任,面对病种最复杂、重症病人最集中、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无论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交通事故还是群体性急症救治,他都主动请缨,24小时待命,参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成功率达到95%以上。面对心脏骤停、多发伤、急性中毒等复杂病例,他凭借专业医术水平判断和规范操作,多次在“黄金时间”内挽救患者生命,20余次获得患者赠送锦旗及感谢信。全年院前急救共出诊2753次,接诊2323人,转院352次(不包括妇科儿科患者)。2024年扎赉特旗第一医共体总院积极建设智能化急危重症救治信息化、智慧化平台,引进5G急救系统及相关设备,在他的指挥部署下,利用互联网 5G 技术构建出一条涵盖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急救速度较之前相比出车率及抢救时间提升率达30%。他作为急救中心带头人,积极加强急救队伍,加快院前急救反应速度,提高危急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打通生命急救的最后一公里。
无私奉献,践行党员医者使命。在做好科室日常诊疗服务工作的同时,乔磊将健康关口前移,面对广大群众的急救知识匮乏、普及不足的现状,他带领科室人员累计深入全旗6个社区、10余所学校开展进行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创伤处理等急救知识培训普及活动100余场次,惠及群众20000人次。他主动参与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指导基层急救能力建设。通过持续性的培训和宣传,增强医护及广大群众的急救意识。
作为一名党员和医务工作者,他放弃节假日休息,以“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诠释医者担当,成为青年医护学习的榜样,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高尚品格。
来源:兴安盟工会
责任编辑:刘旭亮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