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香,现任阿尔山市第一小学副校长。职业生涯中,她历任音乐、语文及数学教师,深耕教坛管理领域二十八载,现任阿尔山市第一小学教学副校长及数学教师。二十八载杏坛耕耘,她忠诚于党,业务精湛,成就斐然,充分发挥了劳动模范的表率与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人的初心与使命,展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政治担当与业务风采,是教育园地中一朵绚丽绽放的奇葩。
一、思想政治:信念如磐,铸牢民族魂
在新时代的浩瀚星空中,李凤香同志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坚定的思想政治立场和深邃的教育情怀,照亮了教育的广阔天地。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领航者,她始终将党的教育方针作为行动的指南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于心,外化于行。她深知,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她不仅自己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类政治学习和研讨活动,更是将党的先进思想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邀请英雄模范进校园等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学生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她牵头提出了“五融五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体系(即“融情感于心灵,育爱国情怀;融知识于课程,育文化素养;融实践于活动,育实践能力;融规范于行为,育品德修养;融创新于发展,育时代新人”),创造性地构建了“国防教育融+”模式,将国防教育与学科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深度融合。《“五融五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与实践》获兴安盟科研成果一等奖,这一体系的实施,进一步丰富了教育内涵,其所在单位因此成为该领域的学习的基地,先后吸引35批次、总计310名各界人士前来观摩交流学习,在阿尔山市、兴安盟乃至自治区树立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二、干事创业:锐意创新,引领教学潮
在教育的田野上,李凤香同志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耕耘者。唯有改革才能激发教育的活力,唯有创新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她主动带头承担课堂教学改革任务,创立以“逐梦”为核心的“逐梦+N”课堂教学模式6类36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通过“+N”(即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灵活运用)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高效化。她亲自登台讲授示范课、公开课及观摩课186节,通过师徒结对、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16场,培养出一批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累计达66人。这些教师在她的悉心指导下,迅速成长为教育领域的佼佼者,为阿尔山市乃至整个兴安盟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履职尽责:担当使命,铸就教育梦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日常工作中,李凤香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她通过家访、谈心、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积极倡导和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136次,获教育部与中央军委政治部联合颁发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为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探索新实践新经验。
四、廉洁自律:清风正气,树立新风尚
作为党员干部,李凤香同志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努力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社会的信任。她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她对待学生和家长一视同仁,从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馈赠和宴请。她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社区、农村等地开展义务支教和扶贫帮困活动,她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所属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共建健康成长优良环境。
李凤香同志先后获兴安盟先进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她以坚定的思想政治立场、卓越的教育领导力、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廉洁自律的高尚品质,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宝贵力量,她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光辉典范。
来源:兴安盟工会
责任编辑:刘旭亮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