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频道 > 深化产改

实施“五大行动”全力推动产改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10-15 来源:伊金霍洛旗总工会

近年来,伊金霍洛旗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自治区、市产改工作部署,重点实施“五大行动”,团结引领全旗3.32万产业工人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勇当主力军,为全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实施“强基赋能”行动,增强产改工作合力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制定出台产改工作实施方案,实行领导包片、干部蹲点、资金补助、政策指导、阵地打造、典型培育、表彰奖励“七步法”。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协调、成员单位分工负责、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旗委每年定期召开产改工作协调会议,督促落实各项产改措施,各相关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制订各项配套政策措施,推动改革走深走实。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与组织部、人社局等部门制定《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及资金补贴办法》《创新成果奖励办法》等系列文件12个。


实施“凝心铸魂”行动,增强产业工人凝聚力


强化理论武装,深化文化浸润,弘扬劳模精神。创新“1+2+3”教育模式,构建“四讲四进”宣讲格局,组建劳模工匠宣讲团、巾帼劳模宣讲组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进课堂宣讲。推出“清风之约”“石榴籽之路”等特色课程,将党性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职工素质教育培训中。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暖城工人大思政课”视频宣讲,线上线下人数达2万余人。投入300余万元支持基层工会建设文化阵地,打造暖城驿站47个,构建“15分钟职工服务圈”。评选推荐全国、自治区、市、旗各级各届劳模28名、“五一劳动奖章”46人、五一劳动奖状19个、先进工作者15名、工人先锋号42个、工匠20名。


实施“素质提升”行动,增强产业工人成长力


构建技能培育体系,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强化政策保障支撑。深化“工会+职业院校+社会机构+企业”模式,32家百人以上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中心。开展电工、焊工等技能培训2.1万人次,推动基层工会开展岗位技能培训510期,培训产业工人1万余人。创新推出“心理健康测评+VR教学+户外拓展”培训模式,服务职工1.3万人次。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工程,推行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贯通制度。培养高技能人才32人,推荐255名产业工人担任市、旗、镇三级党代表、375人担任人大代表、78人担任政协委员。高质量建设39个“栀子乐园”,解决了328名产业工人子女托管难题。出台《伊金霍洛旗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引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人才政策》。建设保障性住房5000套(2024年已完成1832套),解决产业工人、低收入人群、引进人才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实施“创新增效”行动,增强产业工人创造力


搭建竞赛平台,激发创新活力。连续4年举办伊金霍洛工匠职业技能竞赛,开展18类工种技能比武,5000余名职工参加。在新能源领域开展电池堆积等专项竞赛,引导全旗各行业开展电工、安全员、综采、铁路民航等17个项目267场次竞赛活动。推选的外卖员在2024年自治区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比赛中包揽前三名。在希望能源学校挂牌成立了伊金霍洛旗劳模工匠育训基地,在10家企业设立职工技能素质实践中心,征集职工“五小”创新成果88项,创建自治区、市、旗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11个。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培育自治区劳模、北疆工匠顾秀花等创新团队,推动企业技术革新。


实施“权益护航”行动,增强产业工人向心力


构建民主管理体系,筑牢安全健康防线,完善服务保障网络。推进职代会、厂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建制率达98.96%。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签订集体合同78份、工资专项合同299份。建立“工会+法院+检察+N”维权模式,调解劳动争议25起,挽回经济损失540余万元。伊金霍洛旗总工会获评“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线上线下开展“安康杯”竞赛6期,覆盖职工1万余人次。创新“智能心理筛查+团辅”服务模式,开展心理疏导300余场次,惠及职工2000余人。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参互单位235家,参互续互职工达到24087人,累计申领互助金160余万元。女性馨康互助保障单位达到170家,参互8449人,累计报销21.4万元。开展“四季送”行动,举办职工赋能夜校、文体赛事等活动,惠及职工1.3万人次。

伊金霍洛旗总工会将持续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党建带工建、促产改”,构建“党政领导、工会牵头” 的工作格局。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创新,总结试点企业成果,实现产改从“试点引领”到“全面开花”,提升产业工人获得感与归属感。


责任编辑:院宇琁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