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频道 > 匠心筑梦

以民为本,铸就民政事业的温暖丰碑——记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科尔沁右翼中旗民政局民政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李双全

发布时间:2025-10-16 来源:兴安盟工会

以民为本1.jpg


李双全,现任科尔沁右翼中旗民政局民政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自1997年踏上工作岗位,他就穿梭于民政救灾救济、社会救助、脱贫攻坚等关键领域,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民政事业的无限忠诚。

用真情倾力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事”。在负责救灾救济股的工作期间,李双全始终保持着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每年他都要认真核实并发放400余万元的救灾资金,这些资金关系到1万余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笔资金的发放,他都要经过多轮审核,确保资金流向清晰、合理。作为救灾救济负责人,不管是遭遇洪水还是雪灾,他都主动投身到抗灾救灾的第一线,负责灾情统计和物资转运发放工作,穿梭在各个受灾区域,仔细记录着每一处房屋的受损情况、受灾群众的数量以及他们的基本需求,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物资调配事宜,发放救灾物资时,他更是严格把关,确保每一袋粮食、每一床棉被都能准确无误地送到最需要的受灾群众手中。

用真情编密织牢困难群众的“兜底网”。社会救助工作是民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自担任社会救助负责人以来,李双全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他始终坚守的工作准则。

2020年起,为了让社会救助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李双全从机制建设入手。他深入走访各个社区、嘎查,与困难群众面对面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他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认真记录他们的困难。有时,为了了解一个家庭的真实情况,他会多次上门走访,与家庭成员深入沟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先后两次组织完善和修改《科右中旗城乡低保认定办法》,并制定了《科右中旗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科右中旗临时救助细则》及《科右中旗脱贫攻坚与民政兜底保障两项政策实施方案》。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规范的依据,推进了社会救助对象认定的精确化及救助标准化,构建起了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

在他的组织下,对旗内原有的1.8万低保人口进行了全面的重新认定。他带领团队,逐户走访,仔细核对信息,对不符合低保保障标准的0.3万余人进行了停保处理,同时,将符合条件的0.1万余人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并实施每月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目前,全旗城乡低保对象达到10806户18359人口,占全旗总人口的7.5%,每年累计发放各项社会救助保障金近1亿元。在资金发放过程中,他通过规范透明的流程、严格的审核把关以及定期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充分彰显了社会救助的公平公正。在他的努力下,科右中旗社会救助工作多年稳居全盟前列,实现了从信访、缠访多发到近年无缠访、跨级信访的巨大转变。

用真情倾力解决困难群众的“烦心事”。脱贫攻坚期间,李双全带领社会救助股的同事们,对全旗现有的15292名贫困户展开了全面细致的摸排工作。他们走村串户,深入每一个贫困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贫困原因和实际困难。经过不懈努力,对符合条件的5803人纳入低保户,243人纳入特困范围,实施临时救助714人次,每年发放各项救助资金共计3671.6万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贫困家庭生活的改善,是他们重新燃起的对生活的希望。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李双全担任科右中旗民政局帮扶点吐列毛杜嘎查第一书记。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嘎查引进产业项目,帮助村民发展特色养殖和种植产业;他关注村民的教育和医疗问题,努力改善嘎查的基础设施条件。在他的带领下,吐列毛杜嘎查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嘎查及42户贫困户按照国家脱贫攻坚评估工作标准高质量完成了脱贫任务。

脱贫攻坚虽收官,“老第一书记”脚步却从未停歇。他带领团队持续优化救助流程,确保政策精准落地。2022年,为扎实推进全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任务,他牵头召开全旗社会救助工作推进会,创新提出“主动发现、主动纳入”机制,通过培训嘎查(社区)民政协理员,建立起覆盖全旗的预警监测网络。这一举措使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能够及时被纳入保障范围,避免了“漏保”“错保”现象。他要求做好每月动态调整工作,充分发挥嘎查(社区)民政协理员的作用,秉持主动发现、主动纳入的原则,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各项保障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同时,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资金发放工作,严格按上级要求发放资金,并准确、完整、及时录入临时救助数据信息,提高救助效率和精准度。

李双全,这位社会救助战线上的“老兵”,多年来,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努力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服务宗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民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构筑起了坚实的兜底支撑,成为了困难群众心中的温暖依靠。

来源:兴安盟工会


责任编辑:刘旭亮

审稿:王瑞波

终审:宇文韬

编辑:内蒙古自治区工会传媒中心新媒体编辑部

分享到: